BIOS
R420提供了比一般操作系统更加丰富的BIOS,操作也变得复杂,核心工具为Dell Lifecycle Controller(简称DLC)。
根据开机提示,按F2可进入DLC,按F11可以进入Boot Manager等,因为开机很慢所以肯定来得及按,按完以后界面有明确提示。
除了上下左右以外,tab是控制光标位置的重要快捷键,而且界面不会提示。
其BIOS的语言选项中有简体中文的版本,可以根据需要选用。
安装CentOS
准备安装包绕了不少弯路,但主要是优盘和MAC之间搭配不理想,如果有一台稳定的windows刻录镜像应该问题不大。
烧录镜像
使用UtarlISO刻录为硬盘映像,注意选择引导为HDD+
,且设置快捷引导为HDD+
。
U盘安装
在成功引导并提示Install CentOS Linux 7
的时候,不能直接安装,会报错/deb/root does exist.
。
原因是没有找到优盘上的安装文件,通过命令行ls /dev
找到优盘的设备为sdb4
(具体原因需要查看linux设备管理相关的资料,这里是网上直接抄的结果)。
ls /dev
的部分应该可以跳过,但确认一下最好。
当光标高亮Install CentOS Linux 7
时,按e进入安装命令的编辑界面,参考一下模板更改两个参数(initrd
、inst.stage2
的取值),实际情况下没看到第一个参数,手动补充了,安装未出现可见异常。
vmlinuz initrd=initrd.img inst.stage2=hd:/dev/sdb4 quite
格式化及挂载
安装系统成功后需要设置硬盘分区文件系统等东西,设置分区的时候,参考以下设置:
注意单位是GIB。
目录 | 文件系统 | 大小 |
---|---|---|
/ | efs | 20G |
/boot | ext4 | 250M~1G |
/boot/efi | efi system | 50-150MB |
swap | efs | 0.75*内存,也可以不设置 |
RedHat上关于分区的更多说明
网络配置
可以直接配置网络情况,例如DHCP\DNS等,UI操作,很简单,需要一个鼠标。
其他配置
还有设置时区、键盘、语言、用户等配置,基本按照一般逻辑配置即可。
yum.repo的数据源
安装EPEL,因为原生的CentOS包不够完整,使用的时候会search不到pip、autojump等常用工具。
EPEL(http://fedoraproject.org/wiki/EPEL) 是由 Fedora 社区打造,为 RHEL 及衍生发行版如 CentOS、Scientific Linux 等提供高质量软件包的项目。
yum -y install epel-release
然后配置阿里云数据源:
备份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
curl -o 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repo/Centos-7.repo
yum clean all
yum makecache
疑似如果通过改后缀的方式设置bak,会导致yum makecache出错,放到其他目录可以正常工作。
一键脚本